在過去的兩個夏天,美國的農民經歷了破記錄的極端高溫和干旱,這些極端氣候的發(fā)生導致全球范圍內食物、飼料和纖維支出的增加。許多氣候學家提出警告,對于北美和其他一些地區(qū)的農民而言,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天氣已成為新的氣候常態(tài),農民們需要采取新的農藝措施以防止作物損失。
最近,由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植物細胞生物學家Sean Cutler領導的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的干旱保護化學物質,該物質顯示了在極端天氣頻發(fā)的情況下保護作物的強大潛力。這種名為 “quinabactin”的化學物質能模擬植物中自然產生的脅迫應答激素,幫助植物應對干旱。研究結果已發(fā)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上。
所有陸地植物都具有復雜的水分感知和干旱應答系統(tǒng),可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自我調整,以最大程度適應它們所生存的環(huán)境。例如,生長在水分少的環(huán)境中的植物生長緩慢,這樣它們消耗的水分不致于超過所能獲得的水分。
Cutler 教授解釋說,“由于農民總是渴望得到生長迅速的品種,因此并不太重視耐旱作物。所以目前我們種植的作物大多數在水分充沛的年份中表現(xiàn)較優(yōu),而在雨量較少的年份產量不佳。這一困境致使人們積極尋找新的耐干旱的作物和化學物質,農民可以利用它們在逆境條件下提高作物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