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基金資助與管理績效國際評估專家委員會全體會議于12月16日~20日在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會見了全體委員。劉延東強調,實施科學基金制是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的成功探索,在25年的發(fā)展歷程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發(fā)揮了重要而積極的作用。她希望各位評估專家從歷史、發(fā)展、國際等不同角度,客觀分析評估,提出寶貴意見,促進科學基金發(fā)展。她要求有關部門為評估專家作出獨立客觀的判斷與評價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借助國際評估專家的世界眼光,積極謀劃科學基金發(fā)展的思路和舉措。
本次科學基金資助與管理績效國際評估專家由來自全球的13位資深科學家組成,其中,美國科學理事會前主席、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斯坦福大學教授Richard Neil Zare擔任國際評估委員會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協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和德國科學基金會前主席、歐洲研究理事會前主席、人類前沿科學組織秘書長Ernst-Ludwig Winnacker教授擔任副主席。成員包括著名物理學家、教育家、日本科學基金會主席Akito Arima,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前校長許智宏等。
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國家財政部聯合委托,國家科技評估中心作為獨立的專業(yè)科技評估機構,設計了國際評估實施方案并負責整個評估活動的組織實施。
據介紹,自今年年初以來,國家科技評估中心聯合國內相關研究機構圍繞10個關鍵議題開展專題研究,通過資料研究、問卷調查、專家訪談、案例研究等方式全方位收集證據材料,形成國內準備報告和證據支撐報告?;鹞鳛楸辉u估方,積極配合國家科技評估中心績效評估工作,全面收集并提供歷史素材,廣泛征集典型案例,有效地支撐了國內準備報告。會議期間,國家科技評估中心研究員陳兆瑩圍繞10個關鍵議題匯報了國內準備報告的主要內容。
科學基金資助與管理績效國際評估專家委員會全體成員用5天的時間,聽取了國家科技評估中心的國內準備報告,并進行深入座談,以國內準備材料為基礎線索,結合國內調研和國際比較,從25年歷史發(fā)展的觀點、以國際化眼光,對科學基金資助與管理績效展開全面評估。隨后,專家委員會集中研究討論并確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與管理績效國際評估報告的框架,提出并落實下一階段國際評估專家委員會的評估研究工作,此后將撰寫最終的評估報告。